首页 >> 资讯

全球聚焦:和儿科医生谈完才知道,鼓励教育背后也有“陷阱”

2023-06-14 09:59:43来源:互联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有位爸爸发帖称,他有天跟儿科主任聊了半小时,主任说有一种孩子越被鼓励越容易有压力。这位爸爸说,他女儿天性谨慎,追求完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敏感小孩,小的时候非常令大人省心。危险的东西孩子从来不碰,比如告诉她插座有电之后,她不光自己不玩插座,还会提醒别人在充电的时候注意安全。但孩子长大后,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总会表现得不敢尝试。为此这位爸爸经常鼓励孩子,比如: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爸爸会保护你”“没关系,这次做不到,下次等你想试咱们再玩”“哇,你比上次有进步了”
有的时候孩子很抗拒某件事,爸爸就会说:先算了吧。本以为这种放弃能安抚孩子,结果孩子变得更急躁了。渐渐的,当家长要求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孩子觉得有难度就会说“为什么你要逼我”,“你一点也不尊重我”。对此,医生说,敏感的孩子容易多想一步,这样导致他们接受到的信息并不总是“爸爸妈妈相信你有能力”这样正面的情绪传递,而是负面的“在我看来你目前的表现还没有达到标准”。在他们眼中,鼓励的背后有时候是家长不接受孩子的【不进步】。鼓励越多,他们越有压力,如果面对的挫折不是一次两次能解决的,就会因力一件小事一蹶不振。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说过,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学会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用看似有用的鼓励,想点燃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自信,可往往却适得其反。那么,什么样的鼓励方式是错误的呢?

“你要加油”的背后是“你不能失败”一位知乎网友说,儿子从小就恐高,去游乐场玩吊桥,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蹦蹦跳跳走过去,只有他站在桥头一直犹豫着,始终不肯往前踏一步。起初,爸爸总是习惯性地鼓励儿子:“一点都不高,你是男孩子,加油,你一定能做到。”但是,每次儿子听了,只会将脚试着往前踏一步,然后又缩回来。而妈妈对儿子说:“你很害怕,是不是?没关系,妈妈在旁边那个吊桥陪你一起走,你试着跟着妈妈的步伐,你就不会害怕了。”说完,妈妈先走上一个吊桥。儿子沉默了一会,鼓起勇气走上旁边那一个,跟着妈妈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挪,他的动作也从小心翼翼变得轻松自如。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不一样的话,却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力量?用心感受一下就会发现:爸爸是带着结果的期待,妈妈是用共情去感化孩子。如果父母的鼓励总是这样:
加油!宝贝,你是最棒的!不要着急,再试几次就好啦~没事儿,你看比你小的都做到了,爸爸在这里保护你,快点加油爬上去。
这些话,听上去似乎很合理,但从心理学来看,这并不是鼓励。家长的说“你可以的,加油!”,这背后是对成功结果的期待,而不是对孩子能力的鼓励。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是“这真的很难,我做不到,可爸爸 / 妈妈却一直告诉我,我可以。如果我没办法实现目标,一定会让他们失望,证明我很差劲!”所以,不要光和孩子说“你可以的”,却不告诉他“可以”的原因。

盲目地“加油”让孩子有挫败感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男孩情绪越来越暴躁,做事一遇到挫折,就会大哭、打人等行为。妈妈来找他求助时,他为这对母子设计了一场搭积木的游戏。当这对母子在玩的时候,孩子的积木不小心倒塌了,立马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嘴里一直说“我再也不玩积木了”。这时,妈妈立刻安慰说:“加油,宝贝,坚持,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听了妈妈的话,孩子竟然用力地推了妈妈一下。妈妈也不恼,继续说:“妈妈帮你,你看这多简单,妈妈做得到,你也可以呀!”到这里,张怡筠博士发现了问题:空洞地给孩子加油打气,这种鼓励反而变成一种期待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导致情绪失控。恐惧情绪是真实的,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事,在孩子眼里真的能让他们感到恐惧。长期被“盲目”鼓励的孩子,他的自卑感和挫败感会越来越深,最后就会引发压力、内疚、自责,最后深陷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解脱。

鼓励孩子,千万不能只说“加油”《正面管教》一书中说过:“当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错误的鼓励,无论背后蕴藏了多少父母的爱与付出,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他们只能感受到无情的责骂、对比与自卑感。其实,对孩子有用的鼓励,取决于孩子能否从鼓励中感受到满满的爱,能否快乐地坚持父母眼中“理想”的事情。1)接纳他的脆弱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同频共振”,它指的是当两个人处于相同的心理频率时,一个人的话语才会真正地被另一个人听进去。这个原理同样适用在鼓励孩子上。只有当你以孩子的视角去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并给予相应鼓励,他们才会真正打开心扉,积极面对挑战。知乎上有一个名为《少年爱问》的视频。主题是:因为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当众演讲,父母该怎么说?专家列举了这样的对话:如果此时,父母一味地鼓励孩子“没事,这有什么可怕的”时,这些孩子更不敢跨出一步。如果此时,父母说:
“你如果能克服内心恐惧,站在舞台上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想,你在跨入演讲室之前,就已经决定要提升了你的演讲能力了对不对,这些天我已经看到你的进步了,只要你愿意继续跨出这一步,你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但是如果你选择退缩,我也尊重你。“
专家说,通过这句话,90%的孩子都不会退缩。因此,专家还得出结论:父母的鼓励一定要做到“给同理、给动机、给选择”。

鼓励孩子不能一味弱化问题,否定问题,只有成为与孩子“同频共振”的人,你的话孩子才听得进去,他也愿意和你一起去解决问题。

2)了解孩子性格,减少评价当孩子在他擅长的事情上表现得很出色,可以鼓励TA的进步;当孩子在尝试一个新的事情时,尽量不做点评,无论是鼓励还是提出建议,对当下的孩子来说可能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这件事情单纯的自我体验。有些敏感的孩子会把注意力放在人和人的关系,因此减少评价可以让他们关注【事】,当他们来征求评价的时候,可以先问问孩子:
“这件事有什么让你觉得很有意思””哪个环节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
然后告诉他们可以随时停下。孩子们的天性各不相同,有的像野马需要家长时不时拉佳缰绳,有的像向日葵需要一直关注,有的则像含羞草,既需要被照顾,也不能被过度的抚慰。如果能尽快摸清孩子的性格,在教育的时候不仅能达到让他们独立起来的目的,同时也不会破坏亲子关系。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做正确的鼓励,让生命重建,让孩子生长出更高的姿态,活出他的人生。让你的孩子,在你的夸奖里,与美好相遇。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