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九品中正制:为何从社会前进的助力演变成了阻碍? 热点聚焦

2023-05-04 16:17:48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正所谓"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在我国古代,皇帝尽管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但显然没法一个人就治理好国家。为了巩固权势,皇帝只能将自己的权力分出一部分交给臣子,而因为害怕权力遭到,皇帝便将官吏的甄选视为了一件大事。

在选拔合适官吏这一方面,我国古代曾先后出现过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制度,而其中的九品中正制是由魏文帝曹丕所推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作为了主要的选官方式。作为一种上承察举,下启科举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有着怎样的先进之处,它又是如何从符合时代发展变为了阻碍社会进步,并最终遭到弃用的呢?

两汉之时,朝廷所采用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这种制度诞生于汉武帝统治时期,主要内容便是由地方官吏对辖地内的优秀人才进行考察并推荐到中央,再由中央考核之后予以录用。很显然,这种制度尽管看似增加了下层人民参与政治的可能性,但却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毕竟考核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品质,而不同官员对于同一行为的看法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品德高尚却不被推荐者有之、品行不端却得到推荐者也有之。

在这一背景下,设置一套选拔官吏的标准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而深知此事重要性的曹丕便于即位之初的黄初元年(220)命尚书陈群构建出了一套崭新的选官制度,也就是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大体的内容便是先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出一位在朝为官、德高望重的"大中正",再在这位大中正之下设置一批小中正,以渗透到地方。

有了这些中正官后,朝廷再下发一套人才选拔方案,这套方案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这也是"九品"一名的由来。方案下达后,中正官们需要评估本地人才的品德、才能,并以其身家背景、社会评价为参考进行综合评议和等级划分。评议结果得出后,中正官要将其上交吏部,而吏部则以此为标准进行官员的任免。

从上述内容来看,九品中正制和此前的察举制其实有相似之处,那便是都以品行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不过,相较而言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更加统一和具体,这有助于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和质量。另外,曾经的察举制允许地方官员自行征辟下属,而九品中正制则将官吏任免之事收归中央进行,这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和察举制相比,九品中正制更加先进,也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它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了出来。根据九品中正制的规则,对地方人才进行评议的中正官要由朝中有一定声望者充当,而这些人基本都是出自于世家大族。人总是难免会有私心,而这些出自大家族的中正官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偏袒自家的后生,这就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情况的发生。

随着士族门阀对朝政的把控,九品中正制愈发成为了权贵巩固权势的工具。最开始,中正官们评议人才时还会着眼于道德和才干,但后来家世背景成为了最主要的标准,德才反而成了次要条件。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之所以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阻力,主要还是因为门阀的干预导致其违背了初衷。

隋唐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九品中正制被更加先进的科举制所代替,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其实,正如《宋书》中评价的那样,曹魏政权采用九品中正制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然而,它却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逐渐被士族利用而背离了原本的轨道,失去了原本该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九品中正制诞生之初确实比之前的察举制更加先进,它为官员选拔提供了更加具体和规范的标准,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可惜的是,由于评议人才的中正官大多来自望族,而评议标准中又包含了对人才家世的考量,它遭到士族利用成为了固化社会阶级的落后制度。当然,九品中正制仍然没能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人才选拔方式,这使得了它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会被更加先进的科举制所替代。

关键词:

相关新闻